

“真正有生命力的职业生涯教育,是赢在起点,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人生,关注社会发展要求与个人实际需求,促进学生一生发展的教育;不是把学生推到职位的‘容器’中而是放到生涯的‘天空’下。”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副院长张振笋如是说。11月8日,受学院邀请,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张振笋副教授来我院为全体教师作了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工程的专题报告。
据悉,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线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实施全程化职业生涯教育。近年来,学院的发展业绩引起了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是全国职业生涯教育典型院校。
当前,部分职业院校学生中出现“无梦、无欲、无趣之橡皮人”,专业对口率低下,职业生涯教育面临“主体缺失、德育缺失和文化缺失”等,针对种种现状,张振笋教授提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教育是一种服务,必须要问被服务对象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教育是学生的教育,课程是学生的课程,学校是学生的学校。“教师应有教育对象意识,尊重教育对象,研究教育对象,服务教育对象,发展教育对象,要研究学生的欲望,通过优质的服务满足其欲望。”张教授激情洋溢地说。
作为职业生涯教育方面的专家,张振笋副院长积极倡导实施职业生涯教育,详细介绍了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实施全程化职业生涯教育,构建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探索中的有益经验,赢得了全体教师的高度赞誉和阵阵掌声。“作为一名学生辅导员,听完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将加强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提高学生生涯管理的自主意识,学会管理自己,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辜韦维坦言。
(党政办 供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