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育部
教育部副部长 鲁昕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会议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各项部署,总结行指委成立两年来的工作进展,部署新形势下行指委的主要工作。
一、两年来行指委工作取得重要成效
行指委自2010年成立以来,在教育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的领导下,按照服务国家战略的要求,紧紧围绕职业教育中心工作,团结带领各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科研单位及有关专家,积极发挥研究咨询和指导服务作用,大力推进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建设,为我国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协同推动产教融合发展。
一是产教融合发展成为普遍共识。“抓经济必须抓职教,抓职教就是抓经济”已经逐步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很多地方政府把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将职教园与产业园同步建设、融合发展。产业界也普遍认识到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加强与职业教育界的合作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主动与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广大职业院校更是深刻认识到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必由之路,与企业广泛开展更加深入的实质性合作。二是推动产教融合纳入顶层设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形势下,我们以产教融合为主线,研究制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起草《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力求从宏观上构建好职业教育的国家制度、国家体系、国家体制、国家政策,打通和拓宽各级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发展通道,推动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和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进一步提升服务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能力。三是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成为自觉行动。我们把全面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自觉转化为具体行动,根据国家产业优化升级的目标、任务和阶段性要求,调整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材教法、推进信息化建设,有针对性地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逐步完善工作指导体系。
一是健全行业指导机构。为强化行业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指导作用,统筹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不久前教育部对原43个行指委进行了重组,并同时批准增设了10个行指委。目前的53个行指委基本覆盖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所有门类,人员结构更加优化,力量更加强化,委员总数达2600余人。重组后的行指委职能也相应扩展到高等职业教育,更加体现高职引领、中高职衔接、协调发展的理念。二是制定行业指导政策。为促进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制度化,2011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文件强调了职业教育行业指导的重要性,提出了行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强调要完善机制,探索和构建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工作体系,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促进行业、企业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使之在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学实习中发挥更大作用。三是加强自身建设。各行指委根据规定的职能,结合本行业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细化了工作职责,完善了日常运行机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据了解,所有行指委都召开过工作会议、年度会议,制订了工作细则、会议制度、日常管理规定等。大部分行指委建立了信息通报机制,开发了网络资源平台,为企业和学校搭建了交流沟通的渠道和桥梁,促进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部分行指委根据工作需要还设立了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至此,我们已形成了全指委、行指委、专指委三级职业教育指导工作体系。
(三)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参与制定专业教学标准。有关行指委和原高职教指委遵循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对接职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结合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参与制定了410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正在研究制定321个中职专业教学标准。新的专业教学标准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产业现实需求与发展趋势,努力满足国家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建设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二是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各行指委利用与企业紧密联系优势,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间的深度合作,积极开展校企一体化办学实践,推动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物流、交通运输、纺织服装、有色金属等行指委通过结对子方式,整合资源,推动学校与企业共建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和工艺技术服务平台。遴选本行业相关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推动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教学,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共赢。三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各行指委指导职业院校根据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本行业企业积极接受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有效途径。财政、粮食、商业、林业等行指委利用教学改革研讨会、人才培养成果展示、人才竞赛、创业大赛等活动,推动教学过程紧贴岗位实际生产过程,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升专业教学水平。
(四)着力提升服务能力水平。
一是创新产教对话机制。2010年以来,在教育部指导下,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合作、对接、共赢”为主线,举办了30多次全国性的产教对话活动,促进知识链、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效衔接,推动形成了政府搭台、产教对话、校企合作的良好局面。同时,教育部已经与供销总社、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部门,联合召开了行业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或将要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行业指导体现出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二是推进集团化办学。在各行指委的参与和推动下,目前全国已组建600多个职教集团,覆盖100多个行业部门、近2万家企业、700多个科研机构和50%以上的中职校、90%以上的高职校。去年,教育部会同国资委推动组建了中国铝业公司牵头的中铝职教集团,这是首家由大型央企牵头的全国性行业职教集团。集团化办学促进院校形成合理治理结构,推动政府建立职业教育科学决策机制,成为探索职业教育办学国家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三是创新大赛行业主导机制。2009年以来,我们建立了“教育部组织、行业主导、企业参与、学校创新”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织机制,参与行业50多家、企业300多家。行业根据产业发展紧缺岗位需求设计竞赛项目,聘请行业专家担任评委。通过大赛,教育与产业的联系更加密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向更加清晰,学生作品向企业产品、市场商品的转化更加普遍,探索出了教育与产业的合作竞赛新机制,形成了具有职教特色的技术技能人才评价模式。
二、下一阶段行指委工作的主要任务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这是中央对新时期职业教育工作做出的战略部署。在新时期,职业教育工作面临着新形势和新背景:一是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二是现代职业教育新理念为我们推动教育科学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三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和决定提出了新任务,四是高考分类改革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出了新目标,五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务。下面我就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部署,结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拟定的关键制度和重点任务,谈谈下一阶段行指委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十八大作出了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判断,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要落实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需要以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为基础,这个人力资源结构则需通过合理的教育结构来实现。职业教育对此负有重要职责,要通过大规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总量需求和结构性需求。因此,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构建合理教育结构的战略举措,使人才培养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更加合理,是我们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现代职业教育的教育体系是不完整的体系,滞后发展的职业教育绝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行指委下一阶段的各项工作要深刻领会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紧紧围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深化对现代职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以实际行动参与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为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做出新的贡献。
(二)着力提高行业指导能力。
目前,行业指导职业教育的工作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是总体来讲,行业指导能力依然不强,离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要求还有明显差距。如何进一步提高行业指导能力?我们考虑,一是要支持行业履责。发挥行业在重大政策研究、人才需求预测、职业资格制定、就业准入、专业设置、课程与教材开发、校企合作、教学改革、教育质量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将适宜由行业承担的工作,通过授权、委托等方式交给行业承担,并给予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二是要加强分类指导。对有行政职能的行业组织、大型企业牵头的行业组织、政府机构改革转制形成的行业组织、市场中自发形成的行业组织等分类制定指导政策。三是健全体制机制。研究制定支持、鼓励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企业指导职业教育的模式、方法和政策,建立行业对职业教育工作进行研究、指导、服务和质量监控体系。支持有条件的行业组织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构建企业与职业院校的产教合作平台,推进中高职衔接等工作。各行指委要切实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做到指导有力到位,服务有效专业。
(三)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任务千头万绪。我们必须要突出重点,寻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推进中高职衔接,就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突破口。袁贵仁部长在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指出,今年要着力打通和拓宽各级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中国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此,我们正在抓紧编制中高职衔接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是以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为先导,以招生制度改革为基础,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核心,以课程衔接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相衔接,到2015年基本形成适应经济结构布局和产业发展需要,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衔接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格局,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奠定坚实基础。在行动计划中,我们明确提出了推进招生考试制度、学制、课程体系、专业设置、教学模式、校际合作、教师培养培训、质量评价、行业指导、实训装备等十个方面衔接的重点工作。行指委要全面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特别是要推动建立中高职业教育衔接的行业指导机制,推进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化培养。
(四)深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人才培养的质量关键在教学,教学的基础是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一是推动专业改革。加快修订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制定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及趋势,调整专业设置,以高职专业为引领,推进中高职专业设置衔接。开发全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专业设置信息发布和动态调整预警机制。二是推动课程改革。按照职业资格标准、行业和企业的实际要求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通过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评价和国际先进课程的引进,提高职业教育对技术进步的反应速度和中小型创新企业的服务能力。三是推动教学改革。推动教学内容改革,真实反映产业发展、技术革新和社会发展;推动教学流程改革,真实反映实际生产服务的业务流程;推动教学方法改革,通过实践、实训、实习和研究性学习产生的真实问题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各行指委要明确工作重点,指导职业院校加快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五)衔接学历学位和职业资格。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学历、学位和职业资格衔接制度,推动形成国家资格框架,是积累技术技能,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目前,大部分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都负责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而且,我们新制定的专业教学标准已覆盖相应职业资格标准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我们已经具备了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条件。下一步希望各行指委把实施双证书制度试点作为建立职业教育学历、学位和职业资格衔接制度的重要基础工作,抓好抓实。要推动学校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深度合作,在本行业内遴选一批试点学校,在校内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点,实行学生相关课程的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推动职业院校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六)推动大赛与产业发展同步。
教育部已印发《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规划强调要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赛模式,依据产业专项规划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变化,动态调整技能竞赛项目;对接行业标准和企业技术发展水平,更新竞赛项目的内容和标准,并提出了未来三年技能大赛的发展目标和工作安排。一是进一步提升社会影响。扩大技能大赛的专业覆盖面,三年内举办的比赛项目总和覆盖中、高职专业目录中80%的专业大类和40%的二级专业。使大赛成为教学成果展示和教学资源转化的平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二是进一步完善办赛机制。建立功能完整、职责明确、相互协调的大赛组织机构,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执行有效的大赛制度体系,完善技能大赛的运行和监督机制,培养一支大赛专业队伍。三是提升技能大赛与产业发展相同步的水平。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步伐,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比赛的项目、内容和标准。行指委作为大赛的重要组织者和参与者,要按照规划要求,充分发挥好联系企业的优势,履行好指导职责,促进大赛与产业同步发展。
(七)加快推进职教集团化办学。
现在全国的职教集团已有600多个,覆盖行业、企业、学校面也有较大拓展,但大多数还没有很好地体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真正内涵。目前,我们正在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国家制度,整合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等多方面的力量,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促进政府科学决策和形成现代学校制度。行指委要积极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是,推动组建一批由世界500强企业、行业大型骨干企业牵头的全国性职教集团。大型企业可以通过行业或专业为纽带,将其子公司、供应商、经销商、合作商等组织起来,与相关职业院校组建多层次、多功能的全国性职教集团。仅从人力资源管理来说,企业因此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培训成本,同时获得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确保了人力资源供给的持续性和针对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将获得大幅度提升。希望2013年各行指委都能有所行动,为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提供创新和示范经验。